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胡啟榮 >年內可轉債市場回暖!正文

年內可轉債市場回暖!

作者:宿迁市 来源:昌平区 浏览: 【】 发布时间:2025-07-04 16:44:25 评论数:

進入2025年,可轉債市場持續回暖。

在多位市場人士看來,本輪可轉債市場行情的啟動源於多方麵因素的共同作用,主要包括供需關係、政策支持以及轉債本身的獨特性。隨著純債市場的波動加大,轉債由於其兼具股性和債性,成為許多機構投資者的首選。

業內人士表示,供給端因強贖等因素使得市場存量規模逐漸縮小,而需求穩定增加,進一步推高了可轉債的估值。同時,政策的持續支持以及國內經濟增長的向好勢頭為可轉債市場提供了宏觀層麵的積極環境。此外,轉債在提供防禦性收益的同時,亦能在市場波動中展現較高的彈性,尤其適合追求穩健收益的投資者。

本輪轉債行情已開啟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中證轉債指數收漲3.7%,可轉債等權指數收漲5%。近一年來,中證轉債指數收漲12.24%,可轉債等權指數收漲16.79%。

中歐可轉債債券基金基金經理李波指出,隨著今年純債市場表現波動加劇,原本預期較低的純債品種開始出現波動加大的情況,導致固收資金在增強收益方麵麵臨更大的壓力。因此,轉債或成為許多機構投資者的關注目標。由於轉債市場的供給縮量,資金的湧入或將推高轉債的估值,李波認為,這是今年以來轉債估值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

匯豐晉信基金固定收益基金經理劉洋表示,本輪轉債行情背後的主要推動力量,一是從供給角度來看,可轉債市場存量規模因強贖等因素逐步縮小,而市場需求穩中有增,使得存量可轉債出現了估值提升和吸引增量資金入場的機會。

除了供需因素,政策支持也是本輪行情的重要推動力。劉洋指出,從政策角度來看,2024年9月以來,證監會發布的關於並購重組意見以及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意見,均有利於股票、可轉債等資產的健康發展。

此外,自2024年9月以來,寬財政、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布,國內經濟增長出現持續向好態勢,提升了市場整體的風險偏好,為股票市場和可轉債市場營造了良好的宏觀環境。

不僅如此,從可轉債自身特性的角度來看,其兼具股性和債性,使其在市場波動中具備較強的防禦能力,能夠為投資者提供一定的保障,相對於股票,更為適合追求相對穩健收益的投資者。

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轉債的優勢愈加明顯。李波認為,包括公募、固收+等機構投資者,今年可能會進一步關注轉債的投資機會,顯示出轉債作為資產配置工具的重要性。李波強調,盡管市場麵臨著股票波動的不確定性,但轉債或仍然處於一個估值合理的狀態,性價比依然很高,尤其是在股市和轉債市場的共性波動中,轉債表現出較低的波動性和更高的容錯率。

2025年,轉債市場的操作難度有所增加。李波表示,今年投資轉債需提升風險偏好和波動容忍度,因為市場內部的轉債品種將出現分化,高價偏股的品種開年以來表現更好,但相應的波動也明顯更大。

兼具股債雙性,助力資產配置多元化

鵬華基金告訴券商中國記者,可轉換債券和普通債券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在滿足一定條件下,持有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把債券轉換成股票,也可以選擇持有到期獲取本金和利息,因此轉債既有防禦的債性,也有進攻的股性。

在李波看來,在中國資本市場,轉債作為一種獨特的資產類別,填補了股票與債券之間的空白。其風險收益特征既不同於股票的高彈性波動,也不完全等同於債券的低波動穩健。轉債是一種混合品種,兼具股債特性,因此成為投資者多元化資產配置的重要工具。

此外,轉債在中國資本市場的地位正在逐步上升。李波指出,轉債在中國資本市場的重要性日益顯現,尤其是其類期權屬性帶來的獨特優勢。轉債本質上提供了對A股上市公司的看漲期權,這使其成為一個龐大的期權市場。與其他類型衍生品不同,轉債的風險收益特征在A股市場的高波動環境中尤為突出。當A股市場經曆牛熊周期的反複時,轉債能夠憑借其不對稱的風險收益特性展現獨特的投資價值。

不僅如此,轉債對於上市公司而言,也提供了獨特的融資渠道。尤其是對於中小企業,轉債為其提供了相較於傳統債券和定增更為便捷的融資途徑。許多中小企業麵臨債券發行難度較大或定增資金不足的困境,而轉債的發行過程較為簡單且具備吸引力。李波表示,轉債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工具,正幫助越來越多的企業在資本運作中獲得支持。

在轉債的行業選擇方麵,李波提到,科技及泛科技行業將是今年轉債市場的主線。這些行業的長期發展趨勢較為明確,投資者可根據市場波動進行節奏性的布局,尋找潛力股。然而,除了科技行業,周期行業也值得關注。李波指出,周期行業目前或處於長周期的低位區域,需求端的變化和供給側政策可能為該行業帶來新的投資機會,尤其是在二三季度,供給側的政策可能會為周期行業提供支持。

劉洋則持續看好稀缺的大盤轉債後續表現,以及相對低估值的小盤成長風格轉債的彈性表現。劉洋認為,作為同時具備股性和債性的可轉債類資產,在追求相對穩健收益的同時,有機會享受中國高質量發展的紅利,有望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的追捧。因此,長期看好可轉債資產具有較強的合理性。

用量化策略捕捉轉債超額收益

在談到轉債策略的比較基準時,李波向券商中國記者介紹了萬得可轉債等權指數的獨特優勢。李波表示,從2018年開始,轉債市場的表現一直穩步增長。尤其是等權指數,表現遠超加權指數,成為轉債投資的重要基準。

根據李波及團隊的分析,自2018年至2024年底,轉債的年化複合收益率中證轉債加權指數大約為5—6個百分點,而等權指數的年化收益率則超過了10個百分點。這一顯著差異展示了等權指數在風險收益方麵的獨特優勢,尤其是在波動較大的A股市場中,等權指數過往的表現更加穩定且富有彈性。(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4/12/31)

李波進一步解釋,過去6年間,轉債之所以表現出色,除了其類期權屬性的優勢外,還與A股市場的高波動性密切相關。由於A股市場的波動性較大,這為轉債提供了非常好的價值發揮空間。轉債不僅能夠在牛市中分享彈性收益,還能在熊市時依靠債底支撐,大幅下跌時有所緩衝。他認為,等權指數通過將銀行業等市值較大的行業的權重減少,轉而更側重製造業及中小盤股,這些行業的波動性較大,能更好地發揮轉債的優勢,追求較高的回報。

目前,李波和團隊的轉債基金在等權指數的基礎上,使用量化策略做指數增強。在李波看來,雖然采用量化策略來管理轉債基金的難度較大,但一旦成功超越市場基準,便能為投資者帶來獨特的競爭優勢。他強調,量化策略的核心在於對轉債市場底層的深入理解以及對超額收益來源的清晰把握。

最近更新

点击排行

推荐文章

友情链接